英特尔(Intel)近年来陷入巨大颓势,不仅晶圆代工方面仍未见好转,公司决策也如同过去没抓住智能手机旋风一般,错过了AI潮流。而根据外媒《日经亚洲》报导,前英特尔执行长季辛格(Pat Gelsinger)承认,“我和几乎所有人都低估了AI的影响,看看今天的AI芯片,你会发现芯片在AI运算方面的效能不断提升,但能效已经连续3代毫无进展。”
外国科技媒体《Wccftech》也指出,季辛格承认自己当初大幅低估AI的影响力,在他任职期间,英特尔在AI方面乏善可陈,而这一切的关键,就在季辛格最初认为,AI发展的关键在“推论”(inference)而不是“训练”(training),甚至批评英伟达的CUDA只是助其垄断地位的“护城河”。
报导表示,然而事实证明,季辛格这种战略判断,错失了整个AI产业最具价值的发展时机,在如今价值数千亿美元的市场中节节败退。
另外,英特尔原先寄予厚望的AI加速器计画“Falcon Shores”已经取消,新任执行长陈立武转向开发“Jaguar Shores”产品,尝试重新进军伺服器机架市场,不过在这波AI硬体热潮中,英特尔的影响力几乎荡然无存,更遑论比肩长年耕耘此市场,已经赚进数千亿美元的竞争对手英伟达与AMD。
报导提到,有趣的是,尽管面对诸多批评,季辛格仍坚信英特尔应保有自家的晶圆制造业务,他主导垂直整合设计与生产的“IDM 2.0”策略,因导致公司财务负担过重而饱受外界质疑,但他始终相信这才是最佳模式;但新任执行长陈立武似乎试图与其脱钩,目前正调整方向,逐步淡出代工业务,专注于强化产品设计,回归英特尔的核心优势。
报导强调,可以预见,未来英特尔将进入一个剧烈变动的转型期,后续影响势必牵动整个半导体产业格局。
文章评论